係統集成IT運維服務是通過將建築內的有關的係統(如安防、中央空調、給排水、消防、照明、機電等各專業子係統)設備集中進行管控的一種重要的技術手段。它能夠實現各個相對獨立運行係統的集中控製,包括弱電子係統以及建築物內的重要運行項目,還能實現各個單體建築之間的信息共享等。集中的管理係統代替傳統的管理模式,從而實現管理的係統化、集成化。由於在這一過程中涉及的設備、軟硬件眾多且不具備統一性,為了達到統一調配管理的目的,需要運用一定的技術手段進行資源的整合、數據的處理,係統的兼容,即係統集成,相比單獨的幾項弱電工程要繁複的多。集成係統除了具有強大的管控功能之外,各項關鍵的軟件技術和支撐的硬件配置、各個獨立係統之間的信息傳遞與共享,是集成係統正常運行的重要基礎。
BAS(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BMS(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IBMS(Intelligent 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是近幾年在不同類型建築物中所采用的幾種主流的弱電係統集成模式,也是根據建築物功能特點,並根據使用需求所采取的幾種集成手段。
(1)BAS是一種常見的樓宇自控集成方式,主要是由冷水機組、通風、變配電、電梯等設備組成,通過集成實現運行設備的自動化控製。BAS是一種獨立的集成係統,與綜合安防工程和消防工程是同等級別的獨立係統集成,這幾個獨立係統通過信息網絡平台集成之後,稱為 BAS集成,是相對獨立且封閉的集成係統。係統開發多數是由其研發公司開發的專用網絡線路與軟件,無法實現對外開放,所以這一係統的集成能力也是有限的。並且集成係統在運行時,無論是維修檢查還是係統升級都需要較高的資金投入,所以說采用 BA平台的係統集成建築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智能建築。基於 BA平台的係統集成在很多的建築項目中也是常用的集成係統。
(2)BMS主要以 BA 為核心,通過第二層次的信息網絡平台並通過數據通信、協議轉換和控製模塊將各子係統運行數據通過樓宇內部的局域網,以瀏覽器的方式在中央監控管理機上實現對整個建築物的監控和管理操作。通過在必要的數據庫以及應用程序方麵提供完整的操作界麵,從而達到對係統集成的安防設備、機電設備、消防設備等實現統一的監測和控製(俗稱 3A)。這種模式實現較簡單,造價較低,係統之間可較好的聯動,是目前係統集成中應用較多的一種集成模式。該集成方式具備諸多的優勢,特別是在安全、經濟、可靠性、互聯互通等各個方麵都具有明顯的優勢,對於運行過程中物業的管理、各項子係統資料的統計,以及各個係統之間的協調管理等都具有大的幫助作用。但是如建築運行過程中,自動控製係統發生故障,就會造成 BMS係統癱瘓,對於其他各係統的運行也無法進行監控和管理,使得建築管控無法正常運行。因此樓宇設備的日常管理維護也是必要且重要的。
(3)如果說 BMS是建立在 3A 集成基礎上,那麽 IBMS 就是建立在 5A 集成之上的更高層次的又一係統集成,俗稱一體化建設。IBMS 是在 BAS 的基礎上進一步的與通信網絡係統、信息網絡係統實現更高層的建築集成管理係統。這類集成一般由具有Web功能的集成化監視平台、監控服務器和協議轉換網關三部分組成,是一個強大的開發平台,可以建立相對固定又比較複雜的應用係統,可與企業資源計劃係統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集成的完成管理控製一體化工作的應用係統。IBMS更多突出的是管理功能,全麵實現優化管理和控製,達到節能降耗、高效、舒適、安全目的。
對智能建築的判定,很重要的一個評判標準就是看其是否具備 IBMS係統集成。在進行這項工程的建設時,同步建設的信息化工程也同樣重要。優質的IBMS係統集成,能夠在各個方麵發揮顯著的經濟效益,當然設備的正常運行與維護也對操作使用者的技術水平有一定的要求,否則無法正常發揮其作用。